其實,整個椅子的製作過程中,最讓我緊張的,就是這個椅墊,因為第一次做,加上牛皮一張也是很貴,深怕一不小心,就把它玩壞了,不過總是有第一次,我是這麼安慰自己的。雖然整個製作過程,很多重點忘了拍照記錄,但還是盡量用文字敘述記錄下來,當作日後參考。

首先,光是準備材料,就有很多不確定性,到底要用哪種泡棉,泡棉的厚度要多高,要用什麼皮革來包覆泡棉,用牛皮還是小牛皮,還是羊皮,厚度又要多少等等,真是讓我思考了很久,於是我開始上網研究,最後選擇了高密度泡棉,厚度10公分,當然猜的成分仍然居多。皮革我則是親自跑了一趟專賣店,跟店員詢問了許久,雖然他也不太確定,但他建議座椅墊要有點厚度的,所以最後我選擇了約1.8mm,橄欖綠色的牛皮,我喜歡這個顏色,不同光源下看,有時呈現綠色,有時是灰色,有時又像咖啡色,不管哪種顏色,搭配橡木都很好看。

萬事俱備後,開始製作,首先要製作一個底座,這個底座我使用厚約18mm的合板,一開始的大小,要跟椅子上的框架大小,越接近越好,周圍的空隙不要太大,由於我的牛皮厚度1.8mm,所以最終底座的大小,單邊大概要預留2mm左右,包覆上牛皮後,才不會太難放。所以,我用厚度2mm左右的尺當作厚度規,沿著框架內部,在底座的邊緣畫上一圈,並用鉋刀修到這一圈,即是底座最終的尺寸。最後別忘了在底板上鑽幾個大貫穿孔,以便讓泡棉壓縮時排氣。

這次做的椅墊形狀算是最基本,像個小山丘一樣,中間最凸,讓屁股有較好的緩衝,而泡棉的初始形狀,大概就是邊緣要切一個斜角,至於用什麼刀切,我原本是用美工刀,但泡棉很厚,美工刀片一來不夠長,二來切一兩次就鈍了,並不是好的選擇,看youtube上面很多人都是用電動麵包刀來切泡棉,我則是偷用老婆的吐司刀來用,果然是比美工刀好操作多了,雖然最後還是切得跟狗啃的一樣,但是,不會影響最後的結果。

下一步,要找個大平台,我在家裡唯一找到的就是廚房中島足夠容納泡棉以及包覆的牛皮,牛皮的大小,一般來說,就是四周圍要留邊,邊的大小就是泡棉的厚度,例如我的泡綿(底座)是60cm x 60cm厚度10cm,則牛皮大小就要80cm x 80cm的大小,接著依序將牛皮的反面朝上、泡棉反面朝上呈倒梯形,接著是底座。接著我們要將泡棉盡量壓縮再壓縮,先墊一個木塊在底座上,讓等一下拉牛皮的時候有足夠的空間作業,接著上面壓一根跟大平台同樣長度的木頭,要在木頭兩側上夾具施力,將泡棉壓扁。這裡我建議用類似上圖的木工F夾,因為它可以有很大的行程,讓你慢慢平均的逼緊,此時要注意泡棉有沒有平均被壓扁,如果有歪向一側,就要調整一下重心,重壓一次。

壓實後,將牛皮包起來,牛皮要盡量往內拉緊,用釘槍釘起來就可以,唯一需要比較小心處理的是四個角落的皮,要撿整齊再釘。整個釘了一圈,把木頭放開後,應該就會得到漂亮的椅墊形狀了。最後證明,泡棉選用高密度泡棉是正確的,坐起來很舒服,這個厚度的牛皮,也是OK。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