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法固然重要,工序其實也很重要。工法+工序=計畫,知道一個作品該用什麼方法加工後,還要知道先後順序,順序錯了,輕則提高加工難度,重則全部重來。

最近在做抽屜,抽屜也做了不少個了,了解一定的工法,但這次我想在抽屜上加些變化,因為這個抽屜較深,因此我決定在抽屜側邊木板的上面,做個凹槽,這樣我可以做個放小東西的盒子,盒子可以掛在這兩個斷差上面,方便拿取,也不紊亂。

圖中上方的溝,是底板的溝槽,下面有一個半開放的溝槽,就是上面提到個斷差,壞就壞在我弄錯了這個溝槽的工序,我在切完底板溝槽後,想說plow plane都拿出來了,就順便切了上面的溝槽,先做了這個溝槽的後果就是,當我要鑿榫孔,並將它轉移到另外一面時,原本只需要榫孔寬度–>轉移到木板頂面–>轉移到另一面,現在變成榫孔寬度–>斷差頂面–>斷差側面–>木板頂面–>轉移到另一面,多轉一次,就多一次誤差。

再來,當我要決定榫的高度時,之前沒有做斷差時,housing dado一直延伸到木板頂端,我可以輕易的將有榫的這塊背板,移到housing dado旁邊,就可以量測到榫到底要切多深,現在多了一個斷差,將有榫的背板與housing dado用同樣方法量測,卻因為中間多了個斷差,空了一截,只好用尺或時其他東西延伸housing dado的底面到背板上,才能量測到榫孔的深度,真是麻煩。如果我最後才切這個溝槽,這些問題都沒有了,可見工序的重要啊。

這裡面,還有一個失策,就是背板榫兩旁要切掉的部份,也就是榫肩,一邊太長,通常這個部份都是用夾背鋸來鋸,以求精準,但因太長的這一邊,用夾背鋸鋸不到底,被上面的夾背限制住了,且鋸完後要用鑿刀清底,鑿刀也不夠長,如果能將榫的位置調整一下,考慮夾背鋸的可鋸切深度,以及鑿刀的長度,就不會這麼麻煩了,做得也更精準些,這又是一個沒有計畫好造成的失誤。

 

 

Leave a Reply